表2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 年份 |
总额(千两) |
田赋(%) |
厘金(%) |
关税(%) |
| 1885 |
78276 |
38.6 |
17.9 |
18.8 |
| 1887 |
85787 |
36.4 |
19.6 |
24.3 |
| 1889 |
86187 |
35.5 |
17.4 |
25.7 |
| 1891 |
95394 |
33.4 |
17.1 |
25.1 |
| 1892 |
88816 |
35.2 |
17.2 |
26.0 |
表2反映了这一时期( )
|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
|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
|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
|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
中唐以后,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这反映的主要问题:
| A.江南经济开始得到开发 |
| B.江南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
| C.江南正式成为经济重心 |
| 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
唐宋时期导致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 )
①阶级矛盾 ②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③民族矛盾 ④人地矛盾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
| A.由内地流向边疆 | B.由边疆流向内地 |
| C.由北方流向南方 | D.由南方流向北方 |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主要原因包括
①自然条件 ②人口密度 ③开发早晚 ④生产技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 | 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 |
| 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 | 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