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袭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袭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指出:“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对该文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宣告美国成立 | B.阐明了制定宪法的目的和宗旨 |
C.提出分权制衡原则 | D.是人权与自由的宣言 |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制②分封制③郡县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③②① | D.②①③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
C.西周初分封制 | D.西周末王室衰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