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A.“爱人者,人恒爱之” | B.“兼爱、非攻” |
C.“春秋大一统” | D.“无为而治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
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
D.中国深化对外开放,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
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
B.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
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 |
19世纪,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1750年的23.2%上升到1900年的62%,同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比重却从61.1%降至10.3%.对这—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世界分工体系 |
B.欧洲处于现代世界体系的主导力量和中心地位 |
C.欧洲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尚未波及亚洲 |
D.欧洲造就了现代世界,现代世界造就了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