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和金属应当回收
B pH在5.6~7.0的降水通常称之为酸雨
C 限量开采煤,使用压缩天然气、氢气作汽车燃料
D 应当加强新能源研究,减少SO2排放量,提高热能利用率
将15.6g Na2O2和5.4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6.72L(标准状况),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7.8g的沉淀 | B.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标准状况)的气体 |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2.0mo/L |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
如右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
B.若A为醋酸,B为碳酸钙,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1C1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
D.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H2O、ClO-、CN-、HCO3-、N2、Cl-六种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还原剂是含CN-的物质,氧化产物只有N2 |
B.氧化剂是ClO-, 还原产物是HCO3- |
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
D.若生成2.24L N2(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0.5 mol |
向Fe2O3、CuO、Fe、Cu的混和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红色粉末存在,则关于溶液中阳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Fe2+和Cu2+ | B.一定有Fe2+、Cu2+,可能有Fe3+ |
C.一定有Fe2+,可能有Cu2+ | D.只有Fe2+ |
把300ml有Ba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分成3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等体积4bmol/L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使产生的沉淀溶解。则该混合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A.20a/3 +b | B.20a+3b | C.2a+3b | D.10a+2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