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科学家发现某种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他们测定了该支原体的基因组,发现其仅有480个基因。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人工合成含有这些基因的DNA 分子,并用膜将其与其它成分包裹后,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如果它能够生长和繁殖,组装细胞就成功了,即意味着人工组装生命成功。请分析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成功组装的细胞至少含有哪六类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装细胞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____ ________,它在细胞中的功能有____________ ,它具有上述多项功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成功合成所需的DNA 分子等物质及核糖体后,组装成完整细胞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 ,所用到的结构在组装细胞生命活动中所承担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原因是。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
(4)若刺激图中
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
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
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
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
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
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
)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
a级 |
b级 |
C级 |
d级 |
e级 |
高度(cm) |
h≤10 |
10<h≤30 |
30<h≤lOO |
100<h≤300 |
h>300 |
数量(株) |
120 |
62 |
32 |
16 |
6 |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关系。
甲磺酸乙酯(
)能使鸟嘌呤(
)的
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
)配对而与胸腺嘧啶(
)配对,从而使
序列中
对转换成
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
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突变。
(2)用
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3)
诱导水稻细胞的
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不变。
(4)经
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
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
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
(2)实验步骤:
1)选择工业污染区
和地区
;
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3);
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表1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 |
项 目 |
浅色蛾 |
黑色蛾 |
工业污 染区A |
释放数 |
400 |
500 |
回收数 |
52 |
150 |
|
B |
释放数 |
500 |
600 |
回收数 |
60 |
30 |
(4)结论:。
(5)分析与评论:
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
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 :1。请利用
的饿,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①试验步骤:。
②结果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