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中签署了许多条约,其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有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海军协定》 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桑事殊艰辛。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诗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
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下列史实与明清时期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现象不符合的是
A.在江南地区出现了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 |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
C.商品经济伸向农村 |
D.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
2010年4—7月,我国对“南澳一号”古沉船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清洗一个瓷钵的过程中,发现了“林宅”二字,专家辨认这两个字是烧窑时就留在瓷器上的,或许就是订货方要求留下的,可能是古代国外某个买家定做了其中一些瓷器,为了区分而特意留下自己的姓氏。根据你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古代沉船沉没的时代最有可能是
A.两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代 |
“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口口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如果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一观点符合史实.这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
A.西汉 | B.唐朝 | C.北宋 | D.清代 |
唐人罗让指出唐朝“根本实在于江淮矣”。杜牧也说“江淮赋税,国用根本”。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经济重心南移 | B.江淮经济发达 |
C.唐朝重视江淮的开发 | D.江淮赋税负担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