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南向北增大 | 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
| C.由西向东增大 |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
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
| 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
| C.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
| D.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小于内陆. |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的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
|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
科学家推测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 A.与太阳距离太远 | B.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
| C.宇宙环境不安全 | 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
升空后的“嫦娥二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 A.地月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总星系 |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图)。
材料二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图(2003年-2008年)(图)
材料三我国新增耕地的降水条件(1990年—2000年)
| 降水量(mm) |
<200 |
250—400 |
400—800 |
800—1000 |
1000—1600 |
>1600 |
总计 |
| 新增耕地(%) |
10.9 |
14.8 |
65.9 |
2.1 |
4.6 |
1.7 |
100 |
(1)准确描述1985-2009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特征。
(2) 简述2003-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比重的变化状况,并比较减少面积流向的差异。
(3)根据材料三,从生态角度说明1990-2000年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读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图),回答题。
图中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是
| A.3.2 |
| B.3.5 |
| C.3.8 |
| D.4.1 |
有关该省能源分布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
| B.太阳能水平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
| 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
| D.沿海地区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