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支援地震灾区重建,增加公共建设支出,更有力地支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财政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建设支出;控制信贷规模,实行结构性减税;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中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主要属于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2)上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发挥了国家财政的哪些作用?
当前我国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
材料:2008—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
城镇居民 |
8472元 |
9422元 |
10493元 |
11759元 |
农村居民 |
2622元 |
2936元 |
3255元 |
3587元 |
注:另据调查,多数居民认为收入会继续增加,但出于对将来教育、医疗支出等因素的考虑,居民消费的增长仍不容乐观。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增加,但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
结合图表(含注)提供的信息,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资源要素成本长期被低估,而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在强化,经济的增长加大了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深化能源资源价格势在必行。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的理论依据。当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在“低碳生活方式”下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提合理化建议。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说明“低碳生活”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车生产能力的提升,家庭轿车已走入平常人家。目前我国家庭轿车需求量等于全球年产量。新近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城镇家庭中大约有2600 万户有购车的欲望,这相当于全球汽车厂商一年的总产量。
请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 (12分)
惠州市民张先生一家在市区一小区购买了住房一套(一次性付款)。在中秋国庆黄金周,一家三口租了一辆舒适旅游车外出观光旅游,家中的杂务请保姆打理。
请简要分析张先生一家的消费类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时事并加以思考,是我们学习的一条途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开启。短短两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微博具有的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和发布个性化信息的工具和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相继亮相官方微博,成为了网络上一道名副其实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也不甘落后地开通了官方微博,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但快速发展的微博也面临一些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的传播等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为我国微博的良性发展支招。
材料二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2)结合材料二,说明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应坚持哪些唯物辩证法原则?(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