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后,经测定发现溶液浓度偏低。该学生得出了以下原因,其中是使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的是
A.容量瓶刚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过 |
B.在转移溶液时不小心洒落瓶外 |
C.在烧杯中溶解了氢氧化钠后,趁热将溶液到入容量瓶,并迅速配成了溶液 |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的是( )
A.CH4O和C2H6O | B.C2H4和C3H6 | C.C2H2和C3H4 | D.CH4和C3H8 |
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式是C3H6O2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
B.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后黄绿色变浅 |
D.乙烯使溴水褪色 |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
B.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
C.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 X |
D.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
反应3X(g)+Y(g) 2Z(g)+2W(g)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后Y减少了0.5mol,则此反应的速率v为( )
A.v(X)=0.05mol·L–1·min–1 | B.v(Z)=0.10mol·L–1·min–1 |
C.v(Y)=0.10mol·L–1·min–1 | D.v(W)=0.05mol·L–1·mi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