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时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17、18世纪的欧洲,人们对于征服自然有了更多的自信,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B.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C.启蒙运动的推动 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理学比孔子的学说更科学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
D.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D.“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