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亲深情地对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说:“世上总有没有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树立( )
| A.自主择业观 | B.竞争就业观 | C.自主创业观 | D.职业平等观 |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中央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的思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整体和部分相辅相成,办事情必须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系统由要素构成,关键要素能够优化系统的空间布局
③联系是发展的条件,要善于建立联系促进发展
④运动和静止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经过10多年的建设,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喝上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这项民生工程的竣工表明
| A.人们能够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 B.人们可以根据联系的多样性创造新的联系 |
| C.人为事物的联系属于一种自在事物的联系 |
| D.有机整合各个要素可以发挥整体最佳功能 |
近期,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 A.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
| 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
|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
| D.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缪误”。这说明真理具有
| A.条件性 | B.反复性 |
| C.客观性 | D.绝对性 |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A.社会历史性 | B.客观规律性 |
| C.主观能动性 | D.直接现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