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楚歌声里霸国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永安建制 B.天京事变
C.北伐失利 D.安庆保卫战失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却没有出现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

A.自然经济的抵制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集体耕作的长期存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于秦汉时期
③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④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货币、城市商业、市场规模、对外贸易、商人群体的发展等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表中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