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大陆同胞2005年选出赠送台湾同胞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搭乘“熊猫专机”从成都飞抵台北。同机运往台湾的还有大陆同胞赠送台湾同胞的17棵珙桐树苗。“团团”、“圆圆”赴台,受到两岸各界和媒体高度关注,台湾岛内掀起“熊猫热”。这一事件主要说明了
A.和平符合![]() |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
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
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 )
A.彰显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原则 |
B.保留了本国的专制残余 |
C.避免了行政权力过于集中 |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1841年,英国辉格党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 |
B.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的主要原则 |
C.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相同权力 |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
某种文学形式被定义为“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下列言论中符合这一定义的是( )
A.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B.认为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主张内容即是形式,形式即是内容,离开了形式无所谓内容 |
C.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 |
D.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 |
1921年,苏俄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年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本质的不同是( )
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 |
B.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 |
C.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 |
D.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 |
从1945年到1951年,英国艾德礼政府先后通过8个国有化法令,将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力、煤气和钢铁等行业实现国有化。政府加强了对财政、金融、贸易和部分生产领域的管理和控制。下列对这一做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实行广泛的民主 |
B.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
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表现 |
D.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