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材料一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材料二 为了成功举办这次世博会,上海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计划落实工作会议,其中服务世博会方面的项目就有7件。上海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上海城市多年的疑难顽症。上海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上海各界齐心协力,创作了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回答历届世博会主题的确立反映了哪些道理?(6分.)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上海各界是如何“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的?(8分)
自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带来新机遇。2010年1月-9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113.1亿美元,同比增长43.7%。2016年后,自贸区建设将进入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的第三阶段。温家宝总理强调,双方共同努力,力争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并提议将2011年确定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
(1)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性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我国应怎样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A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图
图1 1980-2010年A省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
图2 1980-2010年A省居民收入占GDP的百分
(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结合图2的信息说明如何解决图1反应的经济问题?
恩材料一: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
材料二: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人。据调查,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1)观念因素: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2)区域因素: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3)能力因素: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4)信息因素: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材料一表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某同学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条国道。但是,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和交通护栏,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他找到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在人大代表的督促检查下,有关部门克服困难,设置了红绿灯和交通护栏,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
(1)上述材料中,该同学是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的?
(2)你认为该同学还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反映这一问题?
(3)公民可以直接向决策机关建言献策,你认为这样做有哪些重大意义?
近年来,某市政府大力推行“民心工程”,为群众办实事。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成了疾病控制中心和传染病综合门诊楼11处,新增农村参保人员7万人;整顿、清理书报刊和音像市场,收缴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9万件并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上述材料中,该市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