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石工》法国库尔贝(1819—1877)
| A.古典主义 | B.现实主义 | C.浪漫主义 | D.现代主义 |
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思想家是()
| A.孔子 | B.庄子 |
| C.韩非子 | D.墨子 |
《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 A.《论语》 | B.《道德经》 | C.《春秋繁露》 | D.《四书章句集注》 |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
|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论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 A.小农经济是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文明转型的经济基础 |
| B.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
| C.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
| D.儒家学说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文明转型的理论基础 |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
|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
|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
|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