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北半球被明显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 B.极地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所有的气压带 |
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
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
C.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
D.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
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 ③政府政策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51—1994年,日本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欧美,其主要原因是欧美( )
A.技术进步 | B.交通便利 |
C.资金充足 | D.市场广阔 |
读“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最可能是()
A.河南省 | B.陕西省 | C.河北省 | D.内蒙古 |
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 | B.政策和劳动力 |
C.市场和交通 | D.工业化与城市化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 B.高耗能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高技术工业 |
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提高生态质量 ③提高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