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座村庄海拔较低的是
| A.甲村 | B.乙村 |
| C.丙村 | D.丁村 |
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其原因不是
| A.山前的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 B.临河分布,水资源相对丰富 |
| C.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农耕 | D.临河分布,水运便利 |
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这样规划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尽可能降低线路坡度 ④尽可能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A.② 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该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 A. | 2019年,2066年 |
| B. | 2066年,2019年 |
| C. | 2001年,2019年 |
| D. | 2001年,2066年 |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 A. |
数量 |
B. |
职业构成 |
C. |
性别构成 |
D. |
年龄构成 |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 | 迁入率持续上升 | B. | 迁出率持续降低 |
| C. | 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 D. | 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 A. | 上海 | B. | 安徽 | C. | 湖南 | D. | 河南 |
读四条世界著名运河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 |
| B.基尔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
| C.莱茵河—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
| D.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 |
下列港口与海域相符的是
| A.马赛——波罗的海 |
| B.鹿特丹——北冰洋 |
| C.里约热内卢——大西洋 |
| D.悉尼——印度洋 |
读图,回答28题。
与图中A、B、C、D四个海域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墨西哥湾、南海、孟加拉湾、北海
B. 加勒比海、南海、阿拉伯海、北海
C. 加勒比海、日本海、波斯湾、波罗的海
D. 墨西哥湾、日本海、阿拉伯海、波罗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