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题:“快乐的岩浆地表之旅”
场景1: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他们得到批准,与其他同伴一起到地球表面旅行。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和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一回事。同伴笑了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
(1)为什么同伴会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
(2)你认为亮亮还可以继续他的地表之旅吗?请说明原因
场景2: 过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和流水往前运动了。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亮亮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认真一看,原来是晶晶。亮亮惊讶的问:“你是怎样到地表上来的?”
(3)请你简要说出晶晶到达地面的过程
场景3:  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不知过了多久,他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来休息。不久,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开始重重的压在自己的身上,他们商量了一会,决定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这时身边的一位“长者”笑着说:“要回家,你们还要经历两次大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条件才可行。”
(4)请你说明他们要经历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发生?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________米。
(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路线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_________。试说明理由。
(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_______________。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经线,乙: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是。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
(5)甲图中北京时间是,丙图中北京时间是。(要求写出月日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 ___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区到东12区。
(2)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___ ,此刻白昼达一年中最长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 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此后一个月内,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甲、乙两地中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下图是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下图是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 年,1830 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 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 汽车城”。20 世纪70 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 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 年2 月19 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和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18 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6 分)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6 分)
(3)年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10 分)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6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