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回答1—3题。
1.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作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下列作品中与该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五子夺莲》       B.《送子天王图》
C.《山径春行图》     D.《松鹰图》
2.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3.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年)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3年7月至2005年10月,中法两国先后在对方首都举办“中国文化年”和“法国文化年”。对此现象产生的背景表述中,最主要的是( )

A.中法两国关系友好
B.两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C.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D.中国坚持对外开放

对于“9.11”恐怖事件,国际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导弹轰炸不值十美元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其战略目的是( )
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资源②符合北约东扩的需要③平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④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柏林墙”推倒“柏林墙”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性建筑物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即将统一
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下图最能说明( )

金大中和金正日

A.当今世界形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C.当今世界的形势走向缓和
D.美国推动的结果

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积极意义是( )
①促进核裁军,防止核扩散②促使少数大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③控制环境污染④推动国际裁军与军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