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1—4题。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A
.《考工记》 B.《神农本草经》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这一局面集中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 A.相对论原理 | B.万有引力定律 |
| C.主权在民思想 | D.进化论原理 |
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许多有深刻社会影响的口号、标语等。下列口号接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民公社好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科教兴国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④③ |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有吹捧蒋介石之嫌疑,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 经考证无误后,可以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C、③正确,①②错误
左图为清朝黄龙旗,右图为中华民国五色旗。五色旗替代黄龙旗反映了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
②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③民主平等趋势的加强
④民族团结观念的强化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改名为legation street(使馆街),台基厂街曾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这些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略战争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段材料本质上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
|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为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涉及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其中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
|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