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表述是准确的是
| A.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革命的、进步的 |
| B.孙中山先生吸取了革命屡屡遭受挫折的教训,接受中共的正确主张 |
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 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 D.国共两党面临的斗争对象、革命目标上同 |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
|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
|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 A.没收了天主教会占有的大量土地和财产 |
| B.摧毁了中世纪以来天主教会的精神专制 |
| C.西欧各国的王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
| D.促进了西欧各国科技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
德意志等国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
|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
|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
|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
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 ②因信称义③简化仪式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马丁•路德提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 B.反对教皇的权威 |
| C.反对《圣经》的权威 | D.反对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