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甲和图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
|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
| C.灌溉用水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呈减少趋势 |
|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
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土资源丰富 |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
| C.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 D.水资源丰富,耕地资源相对短缺 |
按照2013年公布的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3%以上,赣州、九江两市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下图为城市形成与发展区位示意图,a、b、c表示城市发展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的形成都经历了a过程 |
| B.b过程只出现在沿海地区 |
| C.c过程早期与商业活动关系密切 |
| D.大城市形成过程一般是a→b→c |
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为防止资源枯竭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
| A.扩大城市面积,分散布局工业 |
| B.优化产业结构,适当关停或转移污染企业 |
| C.控制外来人口,减小就业压力 |
| D.减少资源的开采量,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能力 |
下列不符合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的举措是
| A.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 |
| B.建设环鄱阳湖城市带,提高城市化水平 |
| C.把九江建设成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 |
| D.引导赣州人口和产业向浙赣(沪昆)线、鄱阳湖生态城镇群聚集 |
下图为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①~⑦)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 B.寒冷干燥 | C.炎热干燥 | D.温和多雨 |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 A.①地为河谷农业 | B.⑤地稻香阵阵 |
| C.③地石油、钢铁工业发达 | D.④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初期市中心吸引工业集聚的优势是
| A.市场和交通 | B.资源和市场 | C.市场和科技 | D.资源和能源 |
有关该地工业结构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工业萎缩,因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挤占工业区 |
| B.传统工业虽然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但由于容易污染水源,所以规模减少 |
| C.交通和科技的进步带动该地高新技术的发展 |
| D.因为高新技术工业区用水量大,所以需靠近河流 |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澳大利亚已经面临“百年大旱”。3年前,权威人士就提出“若没有足够的雨水,则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影响最深远的地区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A.国际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
|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
|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
|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
澳洲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有
①位于副热带高压带,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畜牧业粗放
②降水的分布明显受到山脉和东北季风的影响
③冷冻科技革新,促成畜牧产品的大量输出
④南北半球的农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具有季节互补性
⑤原住民的传统知识大幅度提升农产附加价值
| A.③④⑤ | B.①②⑤ | C.①③④ | D.②③⑤ |
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区
| A.位于南半球 |
| B.该日昼长夜短 |
|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
|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 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
| 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
| 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
| 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