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特征 | B.差异性特征 | C.开放性特征 | D.共同性特征 |
“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图中反映出该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 | B.工业化限制城市化 |
| 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 | D.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回答下列各题。
| 气候区 |
合理人口容量(亿) |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 热带雨林气候 |
28.00 |
200 |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9.30 |
100 |
| 地中海气候 |
2.25 |
90 |
|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
7.35 |
30 |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 B.自然因素 |
| C.经济因素 | D.技术因素 |
下列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 | B.科技水平 |
| C.消费水平 | D.地区开放程度 |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 B.人口构成 |
| C.人口容量 | D.人口素质 |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
| B.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
| C.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
| 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
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 A.欧洲 | B.非洲 | C.北美洲 | D.亚洲 |
2013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 A.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
| B.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
| C.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
| D.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
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 A.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 B.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
| C.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