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共同性特征

“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是()
A.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C.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关于a、b两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天山 B.b为大巴山
C.a属于地垒山 D.b属于火山
3.关于c、d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河流汛期长 B.d河流汛期长
C.c河流含沙量小 D.d河流含沙量小

读图9“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R为年幅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的变化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读图,回答

1、关于Q处的地下水,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潜水
B.属于承压水
C.一旦遭受污染很难恢复
D.循环周期短
2.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A.山地 B.盆地
C.背斜D.向斜

图8是海底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 题:



Q





1.石油分布在图中的( )

A.M B.N
C.P D.Q
2.从板块构造学说角度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处深度很大,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海沟
B.P处深度很大,是由于板块碰撞形成的海沟
C.P两侧多火山、地震、泥石流和滑坡
D.以P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板块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区域等高线图(a>b>c,等高距10,比例尺1:1000)。回答 题

1. 该地地貌( )
A.纵(经)向排列
B.横(纬)向排列
C.高低相间
D.呈阶梯状
2.如果该地貌形成和风的作用有关,该地的主导风向应是( )
A.西风 B.东风 C.南风 D.北风
3.该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
A.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干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