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3月10日消息,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
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画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
,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 
|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小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
|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
|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
D.“天宫一 号”的角速度大于“神舟八号” 的角速度 |
关于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来测定年代 |
| B.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
| C.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
E.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是()
A.![]() |
B.![]() |
C.![]() |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
|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重核裂变 |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 |
D. U衰变为 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Pb |
| B.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 |
| C.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 |
| D.核力是弱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其作用范围在1.5×l0﹣l0 m |
E.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
状态跃迁到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的光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逊最早提出的 |
B.铀核( )衰变为铅核( 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
| 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 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 |
E.考古专家发现某一骸骨中
C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
C的
,已知
C的半衰期为5730年,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114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