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对该地气候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 |
| B.最冷月气温大于l8℃ |
|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
| D.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
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区域A、B、C均比周围地区降水较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区年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大气环流 |
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 A.敦煌莫高窟 | B.云冈石窟 | C.故宫 | D.秦兵马俑 |
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 B.土地沙化 | C.水土流失 | D.酸雨污染 |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回答问题。
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
|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
|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
|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
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
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问题。
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③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回答问题。
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 A.①图中 | B.②图中 | C.③图中 | D.④图中 |
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 A.朝鲜 | B.韩国 | C.俄罗斯 | D.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