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将修改后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再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中学生,如果你准备反映自己的意见,可以
A.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
B.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 |
C.通过电话、网络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 |
D.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
2009年12月26日,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正式通车,它是我国目前技术标准最高、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的建成使得鄂湘粤三地的联系更为便捷,促进三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这说明()
A.人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新的联系 |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一切联系的基础 |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 |
D.联系是普遍的因而也是全面的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上述对“人”的认识依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
A.矛盾观、运动观、物质观 |
B.全面观、联系观、实践观 |
C.矛盾观、联系观、发展观 |
D.全面观、价值观、发展观 |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不同,真理不止一个 |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使命。关于真理和认识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