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验证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 。
(2)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像后换上高倍物镜,经调节形成清晰图像,但没有观察到中期图像,原因是 ▲ 。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其原因是 ▲ 。
(4)某同学欲探究当地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对生物染色体变异有无影响,请你利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帮助该同学提出一个研究课题: ▲ 。
(5)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胚具有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乙 丙 丁 |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
23°C 23°C 23°C 23°C |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 ▲ 无关,与 ▲ 有关。
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图A图B图C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___。
(2)图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
(4)设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a,请在下图中绘制此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类型(来自父方、母方区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两个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图A和图________,图________和图D。
(2)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个________精原细胞,至少来自____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
(3)精细胞E、F和________最有可能来自同一个________精母细胞。
(4)精细胞E的一条染色体在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时期发生了________。
(5)这6个精细胞同时含有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及遗传物质的是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等动物的后代都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发育而成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用人工的方法在鱼类和两栖类中获得了单性后代。例如,我国著名的实验胚胎学家朱冼教授,用玻璃细丝刺激上海蟾蜍产生的卵①,经过多年实验,前后获得了25只无父亲的小蟾蜍②,其中一个小蟾蜍在次年三月顺利地产生出了3000多枚卵子③,受精后发育良好,并获得了新一代的小蟾蜍800多只④,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蟾蜍。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后代,也叫做雌核发育。
(1)卵产生的分裂方式是。
(2)小蟾蜍的性状和谁相似?,原因是。
(3)卵子③的遗传物质和卵①的遗传物质是否一样?,原因是。
(4)新一代小蟾蜍的遗传物质和⑧中小蟾蜍的是否完全一样?,原因是。
(5)上面②中小蟾蜍的性别全是,原因是;④中小蟾蜍的性别是。
用插管插入到青蛙心的心室中,制备带神经的博动的离体青蛙心(见图甲)。插管内的液体是任氏液(能够维护青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心脏内的血液已被任氏液代替,插管内的任氏液液面随青蛙心的收缩与舒张而上下移动。已知刺激支配蛙心甲的神经,会引起心跳减慢减弱。试利用下述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神经受刺激后心室内存在引起青蛙心脏博动变化的某种物质。
实验材料和用具:2支吸管、2个带有与甲相同装置的离体青蛙心(乙和丙)、任氏液。
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根据下图回答
(1)①→②、①→④的过程叫做。
(2)①→③的过程叫做。
(3)③→⑤的过程叫做。
(4)组成②、③、④的细胞的、、不同,因此它属于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