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18—19世纪大事(部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
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
|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 |
|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
| D.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社会矛盾 |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
|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
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①拜伦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不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B.“天下为主,君为客” |
| C.以“众治”取代“独治” | D.“存天理,灭人欲” |
对下列两幅图片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
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
|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 D.新型工厂制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