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事故的处理或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溶液洗涤 |
B.用分液漏斗将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
C.若皮肤不慎沾到苯酚,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
D.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未经湿润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
根据下表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电离常数(25℃) |
HF: Ki =" 3.6×10" - 4 |
H3PO4: Ki1=" 7.5×10" -3, Ki2=" " 6.2×10 -8, Ki3=" " 2.2×10 -13 |
A. 在等浓度的NaF、NaH2PO4混合溶液中,c(Na+)+c(H+)=c(F-)+ c(H2PO4-)+ c(OH-)
B. 少量H3PO4和Na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4 +F-= H2PO4-+HF
C. 同温同浓度时,溶液的pH:NaF>NaH2PO4>Na2HPO4
D. 结合H+ 的能力:H2PO4-> HPO42->F-
相同温度下,甲(恒容)、乙(恒压)、丙(恒容)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SO2(g)+O2(g)2SO3(g)ΔH =" -197" 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
据如下表。下列正确的是
容器 |
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SO2 |
O2 |
Ar |
||
甲 |
2 |
1 |
0 |
放出热量:Q1 |
乙 |
2 |
1 |
0 |
放出热量:Q2 |
丙 |
2 |
1 |
0.5 |
放出热量:Q3 |
A.Q1 =Q3<Q2
B.达到平衡时,乙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最大
C.平衡时,甲、乙、丙3个容器中甲的平衡常数最小
D.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SO3(s),则反应放热为98.5kJ
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 生反应:H2(g)+Br2(g) 2HBr(g) ΔH<0。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T2>T1 |
B.a、b两点的反应速率:b>a |
C.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增加Br2(g)通入量的方法 |
D.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 |
某固体物质和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气体(恢复至常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5.8,则发生反应的物质不可能是
A.Zn和浓H2SO4 | B.C和浓HNO3 |
C.Cu和浓HNO3 | D.Na2O2和NH4Cl浓溶液 |
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
C.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