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
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能如上图所示 |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
为了除去混入CO2中的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
A.饱和烧碱溶液 | B.饱和小苏打溶液 | C.饱和纯碱溶液 | D.浓硫酸 |
已知氧化性:Fe3+>I2>SO42—,下列说法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 4H+ |
B.Fe3O4可写成FeO·Fe2O3,Fe3I8可写成FeI2·2FeI3 |
C.还原性:Fe2+>SO2>I— |
D.反应H2SO4(浓)+ 2HI = I2 + SO2↑+ 2H2O不能进行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液氯都含有氯气分子,均为混合物 |
B.胶体与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可以通过滤纸 |
C.SiO2与Al2O3都既可以与酸又可以与碱反应,故都是两性氧化物 |
D.玻璃、水泥、陶瓷、光导纤维都是硅酸盐材料 |
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 B.稀硝酸 | C.硫酸铜溶液 | D.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⑤(NH4)2CO3
A.全部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