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假设该卫星的绕月轨道是圆形的,且距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并已知该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月球直径为d,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可求出
A.月球质量![]() |
B.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离月球表面h高度轨道上运行的速度v =πd/T |
C.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绕月轨道的半径r = d + h |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15 s末两车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A.a车的速度变化比b车快 |
B.出发前a车在b车之前75 m处 |
C.出发前b车在a车之后150 m处 |
D.相遇前a、b两车的最远距离为50 m |
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然后根据台秤的示数算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A.建立“质点”的概念 |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
C.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 | D.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
C.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
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 |
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该波在t = 0.20s时刻的波形,则此列波的周期可能为
A.0.16s | B.0.20s | C.0.32s | D.0.40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0℃的水的分子势能比0℃的冰的分子势能大 |
B.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
C.自行车打气越打越困难主要是因为胎内气体压强增大而非分子间相互排斥的原因 |
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都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