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
|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主要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 |
| 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
| C.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
| D.秦朝建立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
下图描绘的是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反映出当时()
| A.懂得休耕轮作 | B.开始推广牛耕 |
| C.注重精耕细作 | D.铁犁尚未出现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心理 |
|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 C.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
| B.当时分封制度遭到较大破坏 |
| C.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
| D.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
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 史实 |
推论 |
| ①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法律基础 |
| ②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 |
总统对国会负责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 |
|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实行 |
统一后的德国依旧推行君主专制政体 |
| 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
标志着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