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诗词,形象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画面。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③“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②①③ |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分封制 | B.个体农耕 | C.集体劳作 | D.自然经济 |
美国学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这一时代”的的是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B.“仁者,爱人”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A.批判儒家思想 | B.宣扬经学 |
C.否定孔子的权威 | D.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人哪个阶段?()
A.物质技术 | B.政治制度 | C.思想文化 | D.实业教育 |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于()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