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
| A.1.8 km/s | B.0.4 km/s | C.11 km/s | D.36 km/s |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
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
,根据图象可求出
A.物体的初速率 =3m/s |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C.取不同的倾角 ,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
D.当某次 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自转周期T,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利用以下条件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 A.地球的质量 | B.地球与其同步卫星之间的引力 |
| C.第一宇宙速度 | D.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 |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B="1.0" T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PQ在外力F作用下在粗糙U型导轨上以速度
向右匀速滑动,两导轨间距离L="1.0" m,电阻R=3.0
,金属杆的电阻r=1.0
,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由d到a |
| B.金属杆PQ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2.0 V |
| C.金属杆PQ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0.5 N |
| D.外力F做功大小等予电路产生的焦耳热 |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先后水平抛出同一小球,第一次小球落到斜面中点,第二次小球落到斜面底端,从抛出到落至斜面上(忽略空气阻力)
A.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 |
B.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 |
C.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 |
D.两次小球抛小时初速度之比![]() |
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乙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1.0
,外接一只电阻为9.0
的灯泡,则
| A.电压表V的示数为20V |
|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次 |
| 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36W |
D.值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表达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