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 度重视 |
|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
| 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 |
| D.说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转变关头”是指
| A.抗日战争 | B.五四运动 |
| C.北伐战争 | D.解放战争 |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右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新华网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德国重新畅销。目前该书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这一现象说明
|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到尽头 |
| B.只有《资本论》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
| C.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
| D.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 |
有人在上海警察局1919年5月的档案中,发现当时许多上海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学校校长发出的通知(如右图)。引发学生缺席的原因应该是
| A.民族工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 |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 C.淞沪会战爆发,急于逃避战火 |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国民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