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区的主要农产品占我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图中①—④是省区依次是
A.四川、河南、内蒙古、福建 | B.江苏、黑龙江、青海、四川 |
C.广东、辽宁、西藏、四川 | D.四川、黑龙江、新疆、辽宁 |
有关四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耕地面积广,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
B.②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劳动生产率高 |
C.③区地处内陆,为我国主要的温带牧区 |
D.④区地形复杂,农业生产以河谷农业为特色 |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③国65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20%鼓励生育 | B.15% 采取移民政 |
C.60%计划生育 | D.30% 鼓励人员出国 |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到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见图方向变化。
图中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 | B.自然灾害 |
C.经济因素 | D.地形土壤 |
下图为《中国、法国和肯尼亚三国人口增长模式图(1990年)》,自左向右国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肯尼亚、中国和法国 | B.中国、肯尼亚和法国 |
C.法国、中国和肯尼亚 | D.肯尼亚、法国和中国 |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M、N两国属于()
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 | 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 |
C.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 D.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 |
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
下图是世界某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A所表示的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 | B.欧洲西部 |
C.澳大利亚 |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影响B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A.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 B.人口受教育水平很高 |
C.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 D.医疗卫生条件不断进步 |
C区域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A.新增人口过多 | B.老年人口多 |
C.劳动力素质低 | D.劳动力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