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自然条件差异大。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各题:
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原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④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青藏高原东南暖湿、西北冷干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 | B.原料供应充足 |
C.劳动力廉价 | D.技术水平较高 |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
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④→② | C.③→④→② | D.④→①→③ |
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主要区位条件是
A.农场规模大,劳动力丰富 | B.水利工程量大,水源丰富 |
C.单位面积产量高,地广人稀 | D.机械化程度高,地形平坦开阔 |
图中甲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乙为2004年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有关图18中相关内容的正确表述是
A.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乙图A年龄段人口比重受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的影响大 |
C.甲图③时段后人口增长特点造成乙图B年龄段后性别失衡 |
D.乙图B年龄段以后,青少年人口比重逐年持续减少 |
表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读表,回答:
迁入地 迁出地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合计(%) |
东部 |
14.46 |
3.69 |
3.09 |
21.24 |
中部 |
34.36 |
3.30 |
3.53 |
41.19 |
西部 |
27.60 |
2.62 |
7.35 |
37.57 |
合计 |
76.42 |
9.61 |
13.97 |
100.00 |
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 |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