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B.              ;C.                。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        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     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     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C自然带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地区设想中的克拉地峡运河横贯泰国南部,全长120千米,宽400米,深25米,双向航道,耗时10年,工程费用将高达250亿美元。
材料二 2007年9月3日,乙地区运河扩建工程正式启动。根据计划,该运河扩建工程总投资预计为52.5亿美元,工期为7年,将于2014年全部竣工。

(1)甲图中马六甲海峡是世界重要的航运通道,它对________、日本、________等国家的能源进口具有重要意义。
(2)说明甲、乙两地区附近板块界线的类型及其地质活动的特点。
(3)甲、乙两地区分别是世界上天然橡胶、香蕉的重要产区。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比较甲、乙两地区种植这些经济作物的区位因素有何异同点。
(4)在甲图中的①地开凿一条运河酝酿已久,该运河建设最有可能遭到________(国家)的反对。有专家建议我国应积极参与该运河建设,理由是什么?
(5)简要分析乙地区为什么要扩建②运河?美国等国家为什么支持②运河扩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15次会议于 2009年 12月 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对于气候变化以及未来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全新增长模式的关注与认同与日俱增。
材料二:我国目前能源基本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 3位,基本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 2位。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 10天,中国正式对外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12月 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再次向全世界作了上述承诺。
材料三: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对比。

材料四:北欧相关资料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2)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
(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
(4)丹麦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该国气候对种植业不利的影响是________。
(5)材料四中景观 A与景观 B所示的自然景观不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成因是________。

读某大洲部分地区地形图(图一),气候资料图(图二、图三),回答问题

⑴若图一中的虚线为昏线且与图中20°经线的交角为 23°26′,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
⑵图二和图三分别是图一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其中属于 A地的是________。
A、B自然带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
⑶图中C、D两河的名称分别是C________,D________。
⑷简述地形对 C河干流的影响。

读北半球冬至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阴影画出夜半球,并画出太阳光线
(2)该图太阳直射________(纬线), 日期是________前后。
(3)这一天地球位于________(远日点,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慢,快)。
(4)这一天,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5)C处水平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力的作用下向________偏转。
(6)这一天内,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是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