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研究认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
    气体导致的             效应有关。
(2)图中表明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是              。据图回答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温室气体含量呈        相关关系。
(3)对全球气温升高影响最大的两种温室气体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二氧化碳和甲烷
C.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和甲烷
(4)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5)全球气候变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下列地理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将其序号填入图中。
①海水膨胀  ②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  ③森林大量减少  ④两极冰川融化   ⑤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⑥海平面上升  ⑦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6)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带来的影响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根据新疆自然状况,分析对喀什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影响。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3)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4)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问题。

(1)与成都平原比较,图中A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2)图中河口以上河段水量变化的趋势是,试分析原因。
(3)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比较图中B、C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
(5)长期以来,D省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试根据该省资源状况列举其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

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计算图中日照时数最多相差小时。
(2)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3)甲乙丙三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试分别分析其原因。
(4)图中丁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很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丁地冬夏季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稻喜水、热,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来精耕细作。水稻单产很高。
材料二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

(1)读图(1),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的地区有
(2)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原因是,应采取的措施是
(3)读图(2)可知,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西部降水较东部丰沛,其主要原因是本地区夏季盛行风。

读“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 B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②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二年三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