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分别代表元素符号),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
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C与E同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X的化学式为______,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C______E(填“>”、“<”或“=”),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有______(填序号)。
①氢化物H2E的酸性比H2C强
②氢化物H2C的热稳定性比H2E强
③氢化物H2E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3)将由BC和BC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下图所示装置中,用来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

已知(ⅰ)浓硝酸能将气体BC氧化成BC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BC。
(ⅱ) NaOH溶液与B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2BC2==NaBC2+NaBC+H2O
NaOH溶液与BC气体不反应
a. 装置①、②、③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b. 通入混合气体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某另外一种气体,试推测先通入的该气体可以是______(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c. 能够说明实验已成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锶(Sr)为第5周期ⅡA族元素。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SrCl2·6H2O)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61℃时晶体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用工业碳酸锶粉末(含少量Ba、Fe的化合物等杂质)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的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任写一种方法即可)
(2)加入少量30% H2O2溶液的目的是
(3)步骤③中调节溶液PH至8—10,宜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氨水 B.氢氧化锶粉末 C.氢氧化钠 D.氧化锶粉末
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⑤中,洗涤氯化锶晶体选用少量冰水的原因是
工业上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选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A.50~60℃ B.70~80℃ C.80~100℃ D.100℃以上
(5)若滤液中Ba2+浓度为1×10-5mol/L,依据右表数据可以推算滤液中Sr2+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必修】(15分)
Ⅰ、在稀硫酸酸化的含6 mol KI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与所加入KBrO3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对应含碘物质的化学式为
(2)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3)当n(KBrO3)=4mol时,体系中对应含碘物质的化学式为
(4)酸性条件下,Br2、IO3、BrO3、I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5)在稀硫酸酸化的KBrO3溶液中不断滴入淀粉KI溶液,边滴边振荡。则实验过程中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Ⅱ、(6)氨水和NH4Cl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的稀溶液,c(Cl-)<c(NH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氨水的电离作用大于NH4Cl的水解作用 B氨水的电离作用小于NH4Cl的水解作用
C氨水的存在抑制了NH4Cl的水解 DNH4Cl的存在抑制了氨水的电离
E、 c(H+)>c(OH-) F、 c(NH3•H2O)>c(NH4+)
G、c(NH3•H2O)+c(NH4+)=2c(Cl-) H、c(NH3•H2O)+c(OH-)=c(Cl-)+c(H+)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五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丙同族,乙离子和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甲和乙、丁、戊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单质丁在单质戊中可燃烧产生白色烟雾。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元素符号)
(2)由甲和乙、丁、戊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3)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可与甲和戊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其产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4)除乙外,上述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填元素符号);
(5)单质戊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一定条件下1.86g单质丁与2.912L单质戊(标准状况)反应, 则产物为,(用化学式表示)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明矾石经处理后得到明矾[ KAl(SO4)2·12H2O]。从明矾制备Al、K2SO4和H2SO4的工艺过程如下所示:

焙烧明矾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 +2Al2O3+9SO2+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2)从水浸后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
(3)A1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AIN,其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体中Al的配位数是
(4)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 kPa时:
2SO2(g) +O2(g)2SO3(g)△H1= 一197 kJ/mol;
2H2O (g)=2H2O(1)△H2=一44 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l)△H3=一545 kJ/mol。
则SO3 (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6)焙烧948吨明矾(M=474 g/mol ),若SO2的利用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吨。

下图中,B、D、E、F、G是氧化物,F和K都是氢化物,C、H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其水溶液与D均具有漂白性。O是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很容易转化为N,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I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其工业制备过程包括反应⑤和⑥(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L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的现象是
(3)反应②在工业生产上的用途是
(4)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中生成的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4,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