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辨别航向,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轰击封建城堡,也可以制成爆竹燃放;印刷术可以印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也可以印佛经和老黄历。”就此观点,甲乙两位同学展开争论,对甲乙两位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甲:四大发明代表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
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
③提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