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B.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
|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 |
| 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
| 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
| 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 |
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的“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说明( )
| A.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
| B.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 |
| C.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
| D.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要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
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
| A.移动电话 | B.欧共体 |
| C.欧元 | D.欧盟宪法 |
到了1971年上半年,美国的过度支出导致了它只剩下了11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这时的欧洲已经积累了500亿美元的黄金。结果这一年里外国人一片惶恐,纷纷涌入银行将美元兑换成黄金。对这一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 A.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 |
| B.美国的黄金支出大大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复苏 |
| C.美国已无力继续支持无条件的黄金兑换 |
| D.美元与黄金挂钩不利于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
| B.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
| C.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
| D.欧洲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