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了哪个阶段?
A.物质技术 | B.政治制度 | C.思想文化 | D.实业教育 |
下列有关西汉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改革规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 |
B.逐渐由征收实物向征收货币过渡 |
C.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税日益加重 |
D.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加强 |
隋唐实行租庸调制的基础是
A.轻徭薄赋思想 | B.推行均田制 |
C.国家收入增加 | D.社会稳定 |
试比较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主要不同点,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它们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进步说明了什么?
唐朝中期始,经明清两代,封建赋税制度不断改革并最终定型,其特色有
①“唯以资产为荣,不以丁身为本”②“量地计丁”纳银代役
③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④“摊丁入亩”征地丁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④ |
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 |
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