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位民族资本家,你在解放前可能的经历是: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③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⑤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是因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 )
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 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
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 | D.中国的革命运动 |
1938年5月,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向德国法西斯妥协 |
B.苏联出于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 |
C.苏联要遏制大战的爆发 |
D.苏联欲借德国的力量打击英法 |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旧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 )
A.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
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 |
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地坚持绥靖政策 |
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 B.灭亡法国 |
C.进攻波兰 | 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下列对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最准确的解释是( )
A.纵容德国进攻苏联的政策 |
B.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政策 |
C.与法西斯妥协,牺牲局部和小国利益以求一时和平并将“祸水东引” |
D.维护自身霸权,牺牲弱小国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