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 D.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
北伐战争期间,湖南的农民发展最为迅猛,与其他省份相比,最突出的表现是
A.农民在农会的领导下,纷纷起来推翻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 |
B.湖南农民在农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湖北、江西人民收回英租界的斗争 |
C.湖南省成立农民协会,积极组织农民支援北伐战争 |
D.毛泽东发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宋庆龄曾经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所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指
①孙中山坚持民主共和的斗争屡屡受挫
②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④共产国际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指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B.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 |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
得的信息是
A.学生掀起的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
B.该运动的主题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C.京津两地工人举行了罢工游行 |
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
欧美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五四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史学界认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
B.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
C.新文化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
D.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觉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