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 B.欧美国家间时发生 |
|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D.电力的广泛使用 |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是()
| A.废除丞相 | B.废除六部 | C.设立中书省 | D.设立军机处 |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
|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 C.《论元朝行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 D.《论明朝丞相与清朝军机大臣的异同》 |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内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 B.内阁与宰相有本质区别 |
| C.内阁成为明朝权力的中心 | D.内阁可以制约君主专制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这标志着()
| A.行省制度的废除 | B.丞相制度的废除 |
| C.六部制度的完善 | D.内阁制度的创立 |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
| 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 |
|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
|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