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GNP:国民生产总值)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GNP年增长率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
|
1968—1972年 |
3% |
2% |
8% |
1973—1975年 |
4% |
3% |
4% |
①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下面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段时期是美国政府把自由主义作为主要经济政策时期 |
B.b段时期出现的经济问题表明执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必要 |
C.c段经济回升主要是美国政府实行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 |
D.d段时期经济发展与美国出现的知识经济有关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理论,即“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这表明德国( )
A.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
C.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
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
B.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
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
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
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
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