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广播和电影 | B.铁路与飞机 | C.报纸和杂志 | D.网络与漫画 |
关于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
B.提出了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立的主张 |
C.在孟买发生了十多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 |
D.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
列宁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为“亚洲的觉醒”,其主要是因为( )
A.运动规模巨大且影响深远 |
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C.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
D.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
与亚洲革命风暴相比,亚洲觉醒中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
A.要求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
B.领导者主要是封建王公 |
C.主力是土兵 |
D.引发了孟买工人大罢工 |
下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运动中,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
①美国南北战争 ②德意志统一运动 ③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篮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美国获得的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 )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准许华工出国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