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是
①生物的生长 ②大气的运动 ③火山的爆发 ④煤、石油的形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此可见,35技术将在今后国土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2一1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P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
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
C.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
D.GPS技术叮分别处理RS技术及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
要对长江流域进行灾情报道的理想途径是
A.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 B.航空遥感技术 |
C.坐飞机目测 | D.水上坐快艇监测 |
读GPS手机界面图,界面上的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4一5题。此时,持有GPS手持机者所在的地形区为
A.江汉平原 | B.江淮平原 | C.华北平原 | D.江南丘陵 |
如果此日全球昼夜平分,那么此地离日落还约有
A.56分钟 | B.l小时 | C.l小时l分钟 | D.l小时5分钟 |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甲、乙两类植物生长期内反射率曲线图
A. | ①--第30天 | B. | ②--第75天 |
C. | ③--第100天 | D. | ④--第130天 |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1)一(2)题。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辆跟踪 | B.合理分配车辆 | C.降低能耗 | D.提高运营成本 |
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所示,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读图回答(1)—(2)题。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
A.30天后 | B.75天后 |
C.100天后 | D.140天后 |
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江汉平原 | B.松嫩平原 |
C.洞庭湖平原 | D.太湖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