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 其判断依据是                           
(2)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3)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4)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      ,C点的地方时是        ,D点的日出时间是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图7),完成下列问题。

(1) A地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2)B地荒漠属于(纬度、经度)地带性现象。
(3)C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
(4) A、B、C 三地荒漠化共同的自然原因是

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图6),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带和带(温度带),
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为优越。
(2)填出图中字母处的农业带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3)分析A农业区(带)形成的自然原因。

(11分)读图5 (缺图)“十五计划四大工程图”,回下列问题。
(1)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有利于( )

A.北煤南运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西部开发

(2)有利于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工程是
(3)西电东送工程北、中、南三线分别经过三大流域,有利于缓解三大工业基地的用电紧张状况。

分析下列图表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水平比较(2005年)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总值(%)
人均GDP(元)
东部地带
59
41.1
10089
中部地带
28
35.7
5407
西部地带
13
23.2
4217

材料二: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比重增减
东部地带
52.3
52.9
53.8
58.3
58.8

中部地带
31.2
31.1
29.8
27.6
27.4

西部地带
16.5
16.0
16.4
14.1
13.8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
(2)在表中填出材料二中的1985年和2005年的“比重增减”数值。
1985~2005年期间,东部和中西部GDP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
_____ _
(3)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图3表示的是“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图4表示的是“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用图中数字表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用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
读图3和图4,完成下列问题(用图中字母表示):
(6)请把图3中的A、B、C、D和图4中a、b、c、d的对应关系表示出来。
A--- B--- C---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